无畏逆行 用爱护航 学校学工人员战疫工作纪实

发布时间:2022-11-19文章作者:刘源审核:曹启勇 编发:权龙飞浏览次数:38

疫情就是命令。近日,全校3个校区, 123名辅导员、班主任、管理干部,64名宿管老师、保洁老师闻令而动,积极响应号召,“疫”不容辞地做出了最了不起、最为光荣的选择——坚定守卫我们的2万余名孩子。

舍小家为大家,他们是英勇的“逆行者”。向险而行、连夜返回、坚守岗位的全体学工人员,始终坚持站在最前列、冲在第一线,将防控责任抗在肩上。刘若文老师怀孕6个月,坚守20余天后才被强制劝回家;钟大成老师由于爱人身处抗疫一线,自己带着8岁的孩子坚守岗位;程明铭老师选择守护学生,一再推迟自己的婚礼;宿管老师冯菊霞守护学生30天后,直到爱人病倒才匆匆返回。

面对面心连心,他们是温暖的“守护者”。全体学工人员每日坚持核酸发热数据上报、宣传疫情防控政策、维持学生秩序、处置应急事件、化解学生困难等工作;同时,他们建立微信群,时刻为学生加油鼓劲;撸起袖子拿起饭勺,给学生打饭;入住书院值班室,陪同学生就诊;深入学生宿舍,安抚学生心理,与全体学生守望相助。

干在先扛在肩,他们是战疫的“冲锋者”。静默管理的关键时刻,全体学工人员毅然承担起送餐员、搬运工、清洁工、巡逻员等角色,拿起喇叭喊着“请同学们保持一米间距”,蹬起三轮车一趟又一趟地装餐、送餐;奔波在学生食堂、临时隔离点、卫生所、学生公寓、寝室等,宵衣旰食、夜以继日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立德树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。

复兴书院唐昱发起群聊“抗疫临时群”,部署学生每日垃圾处理、宿舍消杀、学生心理疏导、应急事件处理等等问题……连续作战40多个小时的她,实在困了,就在办公室的地上凑合睡一觉,睡起来继续忙碌。同时,以唐昱为代表的10名辅导员老师和4名宿管老师在危难时刻,径直逆向走进宿舍,坚持和同学们同吃同住,共担风险,坚持“一天不解封,一天不出楼”,直到8天后才走出A楼、B楼宿舍。她说:每当疲惫的时候,看到学生在群里点赞、对自己工作认可,就是春天的样子。

陇海书院的焦文达坚持每天“拉网式”信息排查,“一天一报告”“人盯人”“点对点”全面掌握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,深入学生宿舍,关心学生吃住,安抚学生情绪,常常凌晨才回去休息。他在送餐途中骑乘不慎跌倒,右脚反向被压在电瓶车下滑行数米远,大家劝他回家养伤,学生劝他回宿舍休息,但他依然强忍着疼痛依旧回到书院组织学生发早饭,发午饭,做核酸……他说:“每当看到学生们生活无忧时,即便苦难险阻再多,我也在所不辞。”

天使书院的马鹏飞接到学校静默管理后,作为学生人数最多的书院,她有条不紊地整理书院各楼层学生数据、学生干部志愿队伍分组情况、教师分层包干区域等信息,明确责任分工,细化工作安排。每天晚上结束一天工作后,她才能跟家人视频关心一下2岁多孩子的情况,常常挂完电话她都偷偷地抹眼泪……她说:“只要我们两栋楼的学生平安健康,即使再忙再累,我也要打起精神”。

丝路书院的张晓远化身三头六臂,每天统计学生核酸采样截图、组织学生核酸检测、核对抗原检测数据,确保不漏一人,不错一人。他常常因为催促数据忘记吃饭,每次领导、同事让他先吃饭时,他总说:先不吃了,等数据统计好了之后再吃。封校30多天来,他瘦了差不多有10斤。他说:“我吃不吃上饭不要紧,重要的是学生得能吃上饭。”

二七书院的胡宪丽每天带着自己负责班级的学生干部逐舍巡楼,亲力亲为安抚学生情绪;每当一个宿舍,学生会问:老师,你怎么穿得这么少?你冷不冷?但她总笑着说:我皮糙肉厚,我不冷。事实上,每天晚上查完宿舍后,她都是缩着身子跑回宿舍的。她说:只要学生平安健康,我的心里都是暖的。”

郭嘉伟、李天宇作为新上岗的辅导员老师,在入职培训结束之际,就临危受命,紧急支援铁英校区。他们心系铁英校区600余名学生,积极投入抗疫的第一线,穿上防护服,做好实习学生生活安排,了解学生生活不便的诉求,他们耐心开导;关注学生思想状态的波动,他们细心安慰;面对多轮疫情的冲击,他们迎难而上,为学生买药、送饭。他们说:“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人生体验,学生的安全重于天,风雨过后一定能看到彩虹”。

自幸福校区静默管理后,京汉书院的权龙飞吃在幸福学生餐厅,住在5号楼学生宿舍,每天坚持巡视校园、给学生发放口罩、提醒学生注意开窗通风。脚腱本就拉伤的他,新伤加旧伤,每天拄着拐杖“瘸”走于学生之间,常常忘记换药。他说:“我的伤不要紧,要紧的是我的孩子们平平安安、健健康康的。”


Baidu
map